在美国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放弃独居,转而拥抱合租生活。这并非一时的潮流,而是受经济压力、生活方式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的趋势。但为何共享住房的比例会持续上升?这背后隐藏的社会现象,值得我们深入探究。
根据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(NAHB)的研究数据,年轻人与室友或非亲属合租的比例持续增长。早在1990年,仅有4%的25至34岁年轻人选择与非亲属同住,而到2016年,这一比例已跃升至7.5%。这表明,合租已从少数选择演变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生活方式。
尤其在一线城市,合租不仅解决了美国高房价带来的经济压力,也成为一种节省生活成本、获得社交互动的解决方案。无论是职场新人的过渡安排,还是创意行业从业者的生活方式,合租似乎都成了理性又灵活的选择。
除了与室友合租,年轻人选择与亲戚(不包括父母)或父母共同生活的比例也在上升。数据显示,从1990年到2016年,与亲戚同住的年轻人比例从3%上升至5%;而目前总共有超过三分之一,即超过1500万的年轻人,选择了与父母、亲戚或非亲属共同居住。
这种多代共居的模式,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经济负担,也反映出房价高企与收入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。同时,它也提示出一个趋势:独立生活对部分年轻人而言,已不是经济现实。
在全美范围内,那些房价最为昂贵的地区,往往也是合租率最高的区域。以加州、纽约州和夏威夷为代表的高成本州份,正是合租文化最盛行的地方。年轻人通过与室友共享空间,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,得以在心仪的城市中立足。
这些地区的租金动辄占据年轻人收入的40%以上,而合租则成为绕过高门槛的一种“缓冲带”。对许多人而言,这不仅是现实的选择,更是唯一可行的选项。
虽然合租看似是住房问题的“应急方案”,但它逐渐演变为一种被接受、甚至被倡导的生活形态。共享经济理念的普及、社交习惯的改变以及数字平台的兴起(如合租APP、Facebook群组等)都在降低合租带来的心理门槛。
年轻人也更倾向于通过合租寻求社交连接、减轻孤独感,并通过“搭伙式生活”获得更多生活乐趣。与过去那种仅为省钱的“被动合租”不同,如今的共享居住,往往融入了更多主动选择和生活理念。
本文“美国年轻人合租热潮上升,共享居住为何受欢迎?”由美研建筑整理提供。美国年轻人合租热潮的背后,是经济现状与生活理念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当居住从“独立”变为“共享”,或许我们也正在目睹一场新的居住方式变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