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国购房,看似只是找到喜欢的房子、谈妥价格并付款那么简单,但真正让交易生效、保障买卖双方权益的核心,其实是房地产购买合同。你知道这个合同里都写了什么吗?又有哪些地方一旦忽视,可能导致交易失败甚至损失资金?这份签署备忘录,或许能帮你厘清关键环节,让你在落笔签字前,心中不留遗憾。
在购房合同签署时,买方通常需要支付一笔保证金(earnest money),用以显示购房意愿的“诚意”。这笔金额通常在总房价的1%至2%之间,由第三方托管,并在最终交易中计入首付款。如果买方中途反悔、而合同未设相关免责条款,保证金可能被卖方没收。
但如果合同中明确列出了特定“免责条件”(如房屋检查不过关、贷款申请失败等),买方在这些情形下退出交易,将有权全额取回保证金。因此,签约前务必仔细审查相关内容,确保自身权益可被合理保护。
美国房地产交易中常涉及多个“contingency clause”(意外条款),这些条款是保障买方合法退出交易的核心依据,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美国房屋检查条款:这通常是购房合同中的关键一环,若房屋存在重大结构或系统性问题,买方可拒绝继续交易或要求卖方修复或降价;
评估条款:如房屋评估价值低于贷款额度,买方可选择终止交易;
贷款条款:在美国买房过程中申请贷款失败是一种常见的交易风险,因此很多买方会在合同中加入贷款未获批即可退出交易的条款,以确保不因无法融资而承担违约责任。
这些条款虽可保护买方,但都设有明确时间限制。若超期未处理完毕,合同仍可能被视为“违约”,因此务必在约定时限内完成相关流程。
结算日(closing date)是完成全部交易、过户的关键时间点。在合同签署时,双方需协商确定一个合理的日期,通常为签署合同后30至45天内。买家需确保在此之前完成所有流程:贷款批复、房屋检查、评估报告等。
一旦错过结算日、或未能按时完成义务,买家可能会因“违约”而失去保证金,甚至面临法律责任。因此,设定切实可行的结算日计划,是确保顺利交割的关键一步。
虽然理论上买家在过户完成后即可入住房屋,但实际操作中,入住时间可以另行协商。例如:
卖家需要时间搬家,可以协商延期入住;
房屋空置已久,买家可申请提前入住。
在某些竞争激烈的市场中,为卖家“让步”几天搬迁时间,甚至能成为打动对方接受你报价的关键点。反之,若提前入住,也应在合同中明确责任划分与保险安排,避免纠纷。
在美国,房地产交易多通过“Escrow”(第三方托管)方式进行。资金与合同文件由独立机构(如产权公司或律师)保管,确保在买卖双方都履行各自义务后才释放资金。
这不仅防止任意一方违约,还能确保房款、房产、权属文件交接清晰透明。通常托管费用由双方协商支付,约占房价1%-2%。若买方无故中止交易,部分托管资金也可能归卖方所有。
在签署合同时,买卖双方必须明确约定美国购房重要文件的交接方式,例如是通过电子邮件还是纸质邮寄,以防因通信延迟导致合同履行受阻。
因此,务必在合同中写明通信方式(包括紧急通知的渠道),确保所有流程及时、合规完成。尤其在房屋检查或修复协商中,时间窗口有限,任何文书延误都可能影响整个交易进度。
家庭保修计划(Home Warranty)并非强制性条款,但在合同中出现越来越频繁。它通常由卖家支付,为期一年,保修家中主要电器和系统设备(如暖气、洗碗机等)的维修成本。
对于电器使用年份偏久、或买家预算有限的房屋,这一条款可大幅减少购房后的维修压力。若市场为买方主导(Buyer’s Market),买家甚至可主动要求卖方提供该服务作为交易条件。
本文“美国房地产购买合同怎么签?关键签署要点备忘录”由美研建筑整理提供。购房合同不是一纸流程,而是保障你在美国置业过程中每一步都合规、稳妥的法律依据。在动笔签字前,理解每个条款的意义,清楚每项责任的边界,是你迈向安全交易的第一步。